查看原文
其他

生命最后一刻,浙江余大姐一次性捐出心、肝、肾、肺、角膜,她的器官挽救8个人

2017-11-24 浙江新闻

11月22日,是个值得感恩的日子。


这天,不幸离世的郝女士,捐出了一个肝脏、两个肾脏、一个心脏、两个肺脏以及两个角膜,至少能够挽救8人生命。6名因各种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,盼到了苦苦等待、与身体相匹配的器官。


他们在这一天,因器官移植,重获重生。


从下午1时到晚上9时,浙医二院移植团队80多位医护人员通力配合,顺利完成6台大器官移植手术:1台肝移植手术让肝癌病人不再苦苦煎熬,2台肾移植手术挽救2名肾衰病患,1台心脏手术让20岁小伙儿“心跳如初”,2台肺移植手术让2名尘肺病患者呼吸顺畅。还有2名失明患者即将迎来光明。


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:“在医院有力支持下,移植团队通力合作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这是医院近年来大力度提升学科建设、推动创新、高质量为患者服务的众多例子之一。多台大器官移植手术同时顺利开展,恰恰体现了医院综合实力与水平不断提升。”


经过6年磨练,浙医二院移植团队实现了“蝶变”。浙医二院副院长、移植团队主任梁廷波教授说,自2011年医院以肝移植为起点,在肝移植数量、技术水平稳居全省前列的基础上,带动全院肾脏、心脏,到如今的肺脏等大器官移植事业发展,各大器官移植数量、质量逐年提升,近两年手术成功率达到100%,患者24小时内就能离开监护病房,并很快康复出院。


浙二移植团队


引入康复新理念移植费用降到三四十万


林先生今年48岁,患有罕见病布加综合征,肝脏下腔静脉入口狭窄,回流不畅,有严重肝硬化以及小肝癌,如果不进行移植手术,5年生存率只有10%到20%,他已经躺在病房里等待了半年的肝源。


“他是O型血,供肝比较难等。如果再等不到肝源,我们原本计划为其做血管支架的,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。”梁廷波说。


郝女士的捐献肝脏取出后,由梁廷波教授团队负责肝移植手术,经过5个小时手术,肝脏被成功移植到林先生体内。


肝移植手术后第一天,林先生就拔了胃管,可以吃流质的食物,很快导尿管也拔了,并由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。


梁廷波说,林先生之所以在肝移植大手术后能够快速康复,得益于医院术后加速康复外科不断完善,这是从2013年开始在肝胆胰外科推广的一种新的康复理念:“加速康复外科”的治疗模式。


据介绍,实施这种治疗模式之后,各种插管引起的并发症减少了,病人恢复更快,且大大节约了医疗费用。像林先生这样的移植病人,重症监护室的时间从原先的2到3周缩短为24小时,术后住院时间也从1到2个月,缩短到14天左右,整体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,平均总费用控制在30万到40万左右。


虽然费用大大降低,但对普通家庭来说,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。梁廷波教授介绍,北京、上海等地区,已经有专门针对器官移植患者的基金,他也考虑发起倡议,希望有企业家、社会有识之士加盟。


等待移植手术的病人

马凡综合征“换心”重生
肾、肺移植患者都在恢复中


手术台上,等待心源的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方泽(化名),他是马凡氏综合征患者。


浙医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爱强教授介绍,马凡氏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,高高瘦瘦是人们对于这类患者的第一印象。“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受累是最危险的病变,尤其是造成患者升主动脉瘤样扩张,易出现主动脉瘤破裂出血,严重时可造成猝死。”


因为马凡氏综合症,方泽身体最粗的动脉血管变得又薄又脆,5个月前因主动脉夹层做了大血管替换手术,引起心包腔广泛粘连。然而,由于心肌缺血时间过长,他的心功能越来越差,唯有“换心”才是出路。


董爱强教授团队克服困难,顺利完成手术。23日,方泽已经脱离了呼吸机,预计一周后就能出院。


与此同时,两名接受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,也在稳定恢复中。“一位患者的尿量已经达到了1500毫升,另一位接近1000毫升,这说明新的肾脏已经开始工作了。”浙医二院泌尿外科肖家全主任医师说,此前,两人一周要做3次血透,只能依靠机器排尿。


两名重度尘肺患者也等到了希望。当千疮百孔的病肺经由吴明教授团队的“妙手”取出,植入健康活力的新肺后,随着新肺起伏“作业”,两名患者开始呼吸自如。目前两人都恢复不错,一人已经拔掉了气管插管,可以开口说话了。“肺移植在器官移植中难度排榜首,因为肺是人体与外界大气相通的器官,容易受到感染,所以在器官捐献以后,对供体器官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”吴明教授说。


移植进行中


器官捐献让生命得以延续供需矛盾仍存在


22日,浙医二院举办了第三届移植患者健教会,来自省内外百名心、肝、肾移植患者交流术后心得。他们说,器官移植让生命得以延续,现在他们已经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,过上幸福生活。


对于器官移植团队的所有医护人员来说,唯有“感恩”二字能表达他们的心情。作为医者,他们感恩捐赠者和家属的大爱无疆。


器官移植,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重生。


在我国,排队等待“生命礼物”的队伍很长,但器官供体十分稀缺。现在每年约有3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,仅1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,器官短缺依旧是制约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
“随着理念改变以及宣传力度加强,自愿、无偿捐献器官,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,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。”梁廷波教授说。


据悉,2016年,我国公民逝后自愿器官捐赠达到4080例捐献,捐献数量跃居亚洲第一,PMP(每百万人口的实际器官捐献率)由6年前的0.03上升到2.98。


2016年12月底,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管理的“施予受”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站开通了支付宝“一键登记”通道,极大地方便群众了解并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。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5月31日,全国器官捐献报名登记人数276082人,共实现器官捐献11977例,捐献器官32984个。


除了支付宝一键登记,在本人有意愿的前提下,还可到当地红十字会进行登记,或是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登记。


浙江新闻+被延续生命的六位病人


心脏受捐者:何杰,25岁

昨天中午,小何的父母在ICU看望儿子,父亲隔着玻璃打出OK手势。



小何,上虞人,父母常年在苏州打工,他原本在工地上班,3年前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,后来和女友一起在上虞开了一家婴童游泳馆。


身高1米94的小何喜欢打篮球,去年还在市里的比赛中拿了第一名。今年6月底,小何和女朋友舟山旅游回到家,上厕所的时候觉得胸闷,后来胸背部剧烈疼痛,急送医院检查,是先天性马凡氏综合征引起的主动脉夹层。在医院心脏都停跳了,后经医生心脏按压十几分钟才救回来。随后做了大血管替换手术。由于心肌缺血时间过长,他的心功能越来越差,心衰反复发作,随时有猝死的可能,只能长期住院。


“我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,心脏和七八十岁的老人一样,门也出不了,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去死……”


独子的情况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。妈妈说,近1个月来,小何又住了两次院,医生说心脏移植是他唯一的出路。


肝脏受捐者:林晨,48岁

林晨患有罕见病布加综合征,肝脏下腔静脉入口狭窄,回流不畅,有严重肝硬化及小肝癌,如果不进行移植手术,5年生存率只有10%-20%。手术进行了5个小时,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。


医生说,如果一切顺利,林晨7-10天内就能出院,今后只要按时服药、定期随访,就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。


昨天中午,在ICU病房,他一眼认出为他主刀的浙医二院副院长、移植团队主任梁廷波教授(右一),并和他攀谈起来。



左肺受捐者:王建国,50岁;右肺受捐者:李峰,44岁

王建国和李峰都来自浙南农村,都是重度尘肺患者。因为患病多年,病情持续加重,走几步就气喘吁吁,只能靠吸氧“续命”。王建国的病更重,身体消瘦,只有80多斤。


医生说,这个病发展到最后,人会因为石头肺导致呼吸衰竭去世。肺移植,成了他俩最后的救命稻草。


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,余大姐健康的右肺在李峰的体内散发着活力。



王建国的手术也在5个小时候后顺利结束。


昨天上午,李峰拔掉了气管插管,可以说话了。他说,自己康复出院后想找一份保安工作。王建国虽然还插着管,但他的各项指标均显示良好。



左肾受捐者:刘敏,50岁;右肾受捐者:朱通,53岁

昨天上午,刘敏和朱通比邻躺在浙二滨江院区的综合ICU病房里,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两人都露出了笑容。


朱通拿着水壶贪婪地喝水,他说要替余大姐那份一起活下去。此前,因为遗传性多囊肾的关系,他不能随便喝水,一周要做3次血透,只能依靠机器排尿。



刘敏得的是慢性肾炎,两个肾已经萎缩到鸡蛋大小。手术后她告诉记者,康复后她要去做慈善。


(6位受捐者均为化名)





猜你喜欢


车俊: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


车俊与浙大师生交流: 推荐一本好书 提出四个不辜负


车俊:服务实体防控风险深化改革 加快建设金融强省


刚刚,浙江决定成立地方金融监管局……


选调公告来了!2018年浙江省省市级机关面向部分“双一流”高校择优选调应届毕业生;杭州发布全国首台生物3D打印机



感谢你!延续了别人的生命!一路走好......


来源:浙江新闻客户端(记者 李文芳 见习记者 黄慧仙 通讯员 方序 鲁青)、都市快报,综合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